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由民主主义革命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年(2)

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新文化运动应该向前发展。1920年1月11日、12日,陈独秀在《大公报》(长沙)发表《告新文化运动的诸同志》,认为:第一,出版

三、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新文化运动应该向前发展。1920年1月11日、12日,陈独秀在《大公报》(长沙)发表《告新文化运动的诸同志》,认为:第一,出版物是新文化运动的一端,不是全体;第二,新文化运动只当向前发展,不当向后的反动;第三,不应该拿神圣的新文化运动做射利的器具。[12]

1920年1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七卷第二号发表《随感录·新出版物》,认为出版物只是文化的一种,要做的事情很多;中国民族只知道模仿,不知道创造,杂志太多,造成重复;杂志应该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主张,应该有人负责任,如果不是自己非发表不可的主张,只是办百纳杂志,即没有办的必要。[13]

新文化运动应该注意三件事。1920年4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发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文化是对军事、政治、产业而言,新文化是对旧文化而言。文化内容,包括科学、宗教、道德、美术、文学、音乐;新文化运动,是补充旧文化的不足,加上新的科学、宗教、道德、文学、美术、音乐等。陈独秀认为,新文化运动应该注意三件事情:第一,注重团体的活动;第二,注重创造的精神;第三,要影响到别的运动上面,即影响到军事、产业、政治等。[14]

旧道德将孝悌范围缩小。1920年4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发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旧道德虽然讲道德,但孝悌范围过狭小,如爱有等差,施及亲始,及只亲其亲长,但这个时候,社会纷争恐怕更厉害。现在的一般青年误解了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的意思,打着新思想的旗号,不尊重家中的老人,而不知道新文化运动是要人把爱情扩大,而不是缩小。[15]

文化的内容包括宗教。1920年4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发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认为文化内容,包括宗教。他不反对宗教,主张以好的宗教取代不好的宗教,即去掉旧宗教中传说的、附会的、非科学的迷信,即新宗教。[16]

四、白话文与古典小说

我们为甚什么要做白话文。1920年2月12日,陈独秀在《晨报》发表《我们为甚么要做白话文?》,认为:第一,改用白话文的理由(本体的价值:时代精神、文学工具、文学史);第二,应用的价值(教育上、社会文化上价值)第三,解释疑惑(不能远行、破坏旧文化,没有文学的饰美)。[17]

《水浒》的主旨和长处。1920年7月7日,陈独秀为亚东图书馆点校的《水浒传》写叙,认为“赤日炎炎似火烧”这首诗,是施耐庵写《水浒传》的主旨。它的理想虽然不过如此,但所以大受欢迎,因为其描写个性十分深刻,中国戏剧的缺点,就是没有个性。[18]

《儒林外史》新叙。1920年10月25日,陈独秀为亚东图书馆汪原放1920年点校的《儒林外史》写叙,认为《儒林外史》可贵,是因为它是客观的、写实的,不是主观的、理想的。吴敬梓的文学可贵,他的思想更可贵。自二十六回、二十七回鲍廷玺的婚姻可以看出,吴敬梓不喜欢父母包办婚姻。自四十八回王玉辉女儿殉夫可以看出,吴敬梓对于贞操问题极不自然。自二十五回、五十五回可以看出,吴敬梓把做工看得比读书重。这三个问题,吴敬梓二百年前就和当时人不一样看了。不应该鄙视小说,喜欢文学的人,应该切实研究各种历史小说。[19]

五、教育

中国教育存在形式主义。1920年2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第七卷第三号发表《答虞杏村》,认为中国的学校是害人坑,是黑暗牢狱,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都是如此,何况其他学校。中国没有教育家。他赞成虞杏村来信中批评中国学校:第一,学校好尚虚名;第二,讲义来历不明;第三,教员不适宜。[20]

1920年3月30、31日,4月1日,《时报》发表陈独秀在江苏省教育会上的演讲《教育缺点》,认为中国教育缺点是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因为主观,所以是形式的。主观主义,教师不管学生,只管灌输,与旧教育没有区别。形式主义如学校只搞门面,与教学无关。因此,教育应该废除教育部。他认为,杜威在中国的演讲最精彩的,不是伦理学、社会学,而是教育学。[21]

1920年12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第八卷第四号《随感录》发表《提高与普及》,针对胡适主张提高大学生程度,认为第一,大学程度固然要提高,同时也要普及,普及的方法是增加大学。第二,北京大学的学生,现在低的还没有,如何去提高?应该整顿北大的基础学,多叫学生学习外文,然后去研究有条理的哲学。[22]

文章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jxjyyj.cn/qikandaodu/2021/0320/1024.html



上一篇:培养合格警官的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再议践行核
下一篇:关于黑龙江省区域经济人才战略的探讨

继续教育研究投稿 | 继续教育研究编辑部| 继续教育研究版面费 |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发表 | 继续教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继续教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