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后大众化时代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探

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侍建旻在《继续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中撰文分析了后大众化时代的特征与影响,探究了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价值取向,进而从内部和外部深入剖析后大众化时代成人高等教育

侍建旻在《继续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中撰文分析了后大众化时代的特征与影响,探究了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价值取向,进而从内部和外部深入剖析后大众化时代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及监控体系。

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后大众化时代,一方面使成人高等教育呈现出服务对象多样化,教育资源更加丰富等趋势,另一方面也面临竞争和挑战。因而在大众化时代构建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并利用远程评估系统进行质量监控至关重要。在建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价值取向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转变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认识,办学指导思想从学历补偿教育转向非学历教育和闲暇教育,从培养方式、手段等方面扩展“高等”的内涵;2.客观评价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注重人们的实际学习成果,紧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求;3.坚持多元化的质量评价标准,建立动态、多元化的评价指标,4.突出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个性特色,致力于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

推进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完善质量评估指标。从内部而言,要创新评估方式,包括:1.教育教学条件的投入;2.教师、教材及教法质量;3.学员素质及学习质量。从外部而言,重点是办学效果,包括:1.教育主管部门评估;2.学员社会适应能力;3.社会满意度。

构建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监控体系,从外部和内部共同控制教育质量。外部监控指国家法律政策和教育行政管理的规章及监控管理等,同时社会舆论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督作用。内部监控体系包括学校监控和教学监控。成人高等教育可以借鉴用数据评价来监控教育教学过程的方法,同时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的学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侍建旻在《继续教育研究》2013年第4期中撰文分析了后大众化时代的特征与影响,探究了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价值取向,进而从内部和外部深入剖析后大众化时代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及监控体系。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后大众化时代,一方面使成人高等教育呈现出服务对象多样化,教育资源更加丰富等趋势,另一方面也面临竞争和挑战。因而在大众化时代构建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并利用远程评估系统进行质量监控至关重要。在建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价值取向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转变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认识,办学指导思想从学历补偿教育转向非学历教育和闲暇教育,从培养方式、手段等方面扩展“高等”的内涵;2.客观评价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注重人们的实际学习成果,紧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求;3.坚持多元化的质量评价标准,建立动态、多元化的评价指标,4.突出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个性特色,致力于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推进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完善质量评估指标。从内部而言,要创新评估方式,包括:1.教育教学条件的投入;2.教师、教材及教法质量;3.学员素质及学习质量。从外部而言,重点是办学效果,包括:1.教育主管部门评估;2.学员社会适应能力;3.社会满意度。构建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监控体系,从外部和内部共同控制教育质量。外部监控指国家法律政策和教育行政管理的规章及监控管理等,同时社会舆论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督作用。内部监控体系包括学校监控和教学监控。成人高等教育可以借鉴用数据评价来监控教育教学过程的方法,同时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的学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

文章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jxjyyj.cn/qikandaodu/2020/0718/413.html



上一篇:大学生工程理念早期培养及从业工程咨询后的继
下一篇:三十年来中小学教师培训研究的发展轨迹:基于

继续教育研究投稿 | 继续教育研究编辑部| 继续教育研究版面费 |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发表 | 继续教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继续教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