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三十年来中小学教师培训研究的发展轨迹:基于

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从二十世纪80年代、90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头十年,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从以学历补偿培训为主发展到以非学历提高培训为主,从少数对象培训发展到全员培训基础上的重点培训,从局部地

从二十世纪80年代、90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头十年,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从以学历补偿培训为主发展到以非学历提高培训为主,从少数对象培训发展到全员培训基础上的重点培训,从局部地区非规范培训发展到全国范围内的有组织培训,在培训目标和任务、培训政策环境和保障体系、培训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研究者关注的重点、热点也在不断的改变。

三十年来,广大研究者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领域已形成大量的研究成果,在各类期刊发表了许多论文。为数众多的相关论文构成了足够大的样本,可以以篇目信息为对象,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发现这些文献的特征,进而勾勒出三十年来中小学教师培训研究的发展状况。我们以三十年来(即1981年至2010年)发表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论文题名为对象,采取元分析方法和词频统计技术,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状况作一个总体分析。

一、研究方法

我们通过中国知网()检索界面,使用专业检索语法,查找主题词中含“中学教师”、”小学教师”或”中小学教师”,并且主题词中含”继续教育”或”培训”的期刊论文(不含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下载命中论文的题目、作者、期刊、期号、关键词等信息,计1万余条(一篇为一条)。考虑到纸质期刊出版发行后,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全过程的相对滞后,检索范围截止至2010年底。在这一阶段,审核已下载的CNKI相关主题论文数据,必要时下载全文,及用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进行比对,调整、增删、完善已初步建立起来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研究论文篇目数据库。对每一篇论文的题目、作者、期刊、期号、关键词信息进行标引,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1949年至2010年以中小学教师培训为主题的研究论文篇,其中绝大多数属1981年至2010年的论文,为篇。

表1 篇目数据库收录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研究论文数量统计年份 1981-1985 1986-1990 1991-1995 1996-2000 2001-2005 2006-2010 总计篇数 303 704 1417 2738 4591 4822

从表1可见,中小学教师培训研究论文数量“六五”至“九五”期间高速增长,基本上每五年增长一倍;从“九五”到“十五”,增长速度略有减缓,但五年累计增长率仍达67.7%。中小学教师培训研究论文数量的增长速度在进入2000年后明显放缓,“十一五”与“十五”相比,五年累计增长率不到10%。这说明,在改革开放的前20年,中小学教师培训研究的关注程度一直在持续上升,参与研究的人数和获得成果的数量高速增长。随着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经常性的培训成为教师从业的需要和基本行为规范时,2000年后相关研究的数量开始高位稳定。

二、研究结果

我们对建立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研究论文篇目数据库5年为一段进行题名高频词统计,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发展的背景,特别是培训政策演进和落实、各地培训实践的推进,与上述分析数据比较,概括三十年来中小学教师培训研究的阶段性发展特征。

1.“六五”期间(1981-1985年)。对1981-1985年303篇主题论文标题进行词频统计,出现的前二十位高频词是:教师、培训、教育、师资、小学、工作、中学、进修、提高、师资培训、教师进修、教学、师范、培训工作、小学教师、中小学、函授、学院、高师、教材。回顾当时的现实背景,1978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规定:“要力争在三五年内,经过有计划的培训,使现有文化业务水平较低的小学教师大多数达到中师毕业程度,初中教师在所教学科方面大多数达到师专毕业程度,高中教师在所教学科方面大多数达到师范学院毕业程度。”1980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对“教学有困难的教师”、“基本胜任教学工作,但未系统学习各所教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师”以及文化业务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有创见的中小学教师,分别提出培训、提高的目标和要求。“六五”期间师资培训研究开始引起注意,但主要是学历和教学能力不合格教师的进修问题的研究。由于师资紧缺,函授成为在职教师培训的主要形式,部分实践研究指向这项工作。教师进修教材尚少,培训教材建设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2.“七五”期间(1986-1990年)。对1986-1990年704篇主题论文标题进行词频统计,出现的前二十位高频词是:教育、教师、培训、中学、师资、小学、工作、学院、教学、教育学院、继续、继续教育、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学教师、提高、小学教师、改革、培训工作、中小学教师。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要争取在5年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内使绝大多数教师能够胜任教学工作。在此之后,只有具备合格学历或有考核合格证书的,才能担任教师。”1986年,国家教委《中、小学教师考核合格证书试行办法》规定,对不具备国家规定学历的教师,经培训并通过相应考核后颁发《教材教法考试合格证书》或《专业合格证书》。同年,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针对师资培训的渠道和形式指出:“为了争取按期完成培训任务,必须充分调动各教师进修院校、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以及广播、电视、电化教育机构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广开渠道,举办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培训。”这一时期的教师培训主要是针对那些学历未达标的和教学岗位不合格的在职教师。其中,通过实行中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制度,扩大了教师培养培训的覆盖面,使之达到最低的规定标准。回顾当时的现实背景,学历补课培训虽然是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课题,但在培训理念上已经注意到教师培训的继续教育属性。从词频分析可见,“继续教育”在“七五”期间开始成为热词。 “教育学院”作为主要的师训基地,其建设受到教育部和各省的重视,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纷纷就此课题进行研究。

文章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jxjyyj.cn/qikandaodu/2020/0718/414.html



上一篇:后大众化时代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探
下一篇:多元研究范式并存:我国继续教育研究的理想之

继续教育研究投稿 | 继续教育研究编辑部| 继续教育研究版面费 |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发表 | 继续教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继续教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