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数字化时代与教育变革研究背景进展与局限(5)

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重“术”轻“道”研究取径下论域单薄 在上述的诸多研究成果中,不难发现,很多研究者聚焦于数字化课程与教学,因为数字化社会带来的一个明

(三)重“术”轻“道”研究取径下论域单薄

在上述的诸多研究成果中,不难发现,很多研究者聚焦于数字化课程与教学,因为数字化社会带来的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学习资源、手段的极大丰富,能够快速对课程与学习发挥作用,也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与实用性。但是,仅仅局限于课程与教学仍然是一种重“术” 轻“道”的思考,不足以在根本上把脉数字化社会教育之“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提供深刻、周延的教育见解。即便在为数不多的关于数字化社会课程与教学的探究与思考中,也过多地将思维的笔墨限制在数字化儿童的认知层面,并且只是在理性认识论的意义上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儿童认知的身体维度未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我们知道,身体作为一种更具本源性的认知媒介,自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等哲学家的大力倡导以来,已然具有了认识论的本体性地位,身体的认知功能被极大地拓展。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自我人格建构恰恰是从身体开始的,身体成为他们与周遭世界打交道的原始凭借,身体的认识论意蕴丰富而深刻,我们必须重视。特别是数字化时代,儿童的身体如何与数字化媒介交互,其机制是什么,这是目前亟需回应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再者,已有研究也尚未注意到数字化社会教育语境中的的数字伦理、数字劳动、数字美学等维度。

(四)数字化教育的风险意识不够

不可否认,数字化社会的到来,为教育的发展及其变革提供了诸多动力及便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数字化社会中的教育正在发生着某种深度重构。比如,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就是其表现之一。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已有的事实与经验告诉我们,数字化社会中的教育风险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数字化在助推教育变革、革新学习方式的同时是否具有潜在风险呢?比如,数字化社会的教师无疑需要足够的数字化素养,可是,如果过度关注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就有可能舍本逐末,在一定程度上轻视甚至漠视教师的本体性教学知识。我们很关注教师能够使用数字化技术做什么,却忽略了没有了数字化技术时教师能够做什么。我们提倡教师应具有足够良好的数字化素养,可是数字化技术给教师和教育带来的技术性依赖、技术性焦虑乃至于技术性反噬风险同样值得关注。再如,数字化、智能化在使儿童的学习、生活如鱼得水的同时依然面临极大的技术性风险。对于儿童而言,由于其主体意识的脆弱性,很容易被裹挟入良莠不齐的数字化洪流之中从而导致主体意识畸变,在有损于儿童独立性我思意识形成的同时,强化其人格精神的同质性,批量生产现代性意义上的“数字化乌合之众”,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教育风险。从目前的研究成果观之,我们在热情拥抱数字化社会之余,对于其潜在风险的认知还十分不够。

[1]鲍宗豪.数字化与人文精神[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5.

[2]肖凯. 数字化成长中的自我完善及其教育[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4.

[3]杨银付.“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教育变迁与政策响应[J].教育研究,2016,37(6):4.

[4]程换弟.数字化时代教育变革路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22):24.

[5]唐汉卫.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将如何存在[J].教育研究,2018,39(11):18.

[6]黄荣怀,张慧. 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更加灵活开放[N]. 中国教育报,2019-06-29(3).

[7]王素. 人工智能与教育双向赋能[N]. 中国教育报,2019-06-29(3).

[8]余胜泉.人工智能教师的未来角色[J].开放教育研究,2018,24(1):16.

[9]李政涛.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变与不变”[N]. 人民政协报,2017-11-01(9).

[10]余宏亮.数字时代的知识变革与课程更新[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2):16.

[11]周序.如何认识数字化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5):44.

[12]胡俊杰,李文卫,赵霞霞,等.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问题与对策——以精品视频公开课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6,34(4):102.

[13]陈琳.高校课程立体学习资源建设研究——促进学习方式转变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95.

[14]曲晓萍,钟喜魁.高中化学课程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9):68.

[15]李锋,柳瑞雪,任友群.确立核心素养、培养关键能力——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的再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18,47(1):46.

文章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jxjyyj.cn/qikandaodu/2021/0309/1009.html



上一篇:教育研究与评估初探
下一篇:国外麻醉护士执业标准执业范围和继续教育发展

继续教育研究投稿 | 继续教育研究编辑部| 继续教育研究版面费 |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发表 | 继续教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继续教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