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数字化时代与教育变革研究背景进展与局限(4)

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数字化阅读之势方兴未艾 从甲骨到简竹,从简竹到丝帛,从丝帛到纸张,再从纸张到屏幕——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子书等技术的发展,社会化

(四)数字化阅读之势方兴未艾

从甲骨到简竹,从简竹到丝帛,从丝帛到纸张,再从纸张到屏幕——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子书等技术的发展,社会化媒体的成熟,为数字阅读插上了双翼,我们由此走进了数字阅读时代。[28]数字化阅读,即数字环境下的阅读活动,是指利用数字化平台或移动终端,透过屏幕获取和传递多种形式媒体信息的认知过程,是一种崭新的阅读学习方式。[29]数字化阅读包括网络阅读和移动阅读在内的所有屏幕阅读。据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1 年我国18-70 周岁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3.9%,比2010 年的52.3%增加了1.6 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63.1%,比2010年的66.8%下降了3.7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41.3%,比2010 年的46.9%下降了5.6个百分点。[30]

虽然数字化阅读这一概念还有待澄清,但其对教育深刻而全面的影响已然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张俐俐等人系统分析了2005-2015 年我国数字化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发现当前关于数字化阅读的研究理论尚不成体系、数字化阅读素养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缺乏、数字化鸿沟愈发难以弥合等问题。但在可预见的未来,数字化阅读必将作为数字化学习的基本技能而受到应有的重视。[31]基于同样的知识图谱的技术手段,有研究发现,我国数字化阅读的热点集中在数字化出版转型与电子书研究、数字化阅读发展现状、新时期图书馆阅读推广机制、移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模式,以及揭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趋势等方面。[32]针对数字化阅读带来的“轻阅读”“浅阅读”“碎阅读”“泛阅读”等弊端,有人将“深阅读”作为其克服路径,作者旗帜鲜明地倡导:应尽快把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的创新资源加快聚合到数字化“深阅读”的技术研发上。[33]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是学生从在线文本的不同表现形式中获取意义的技能和策略,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主要包括检索信息、推理信息、统整信息和评估信息。有学者建议,通过“传授先验知识,提高检索的有效性;发掘图文线索,提升推理的条理性;构建多层关联,增强统整的凝聚力;调动深层认知,加强评估的判断力”的途径,提高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34]此外,青年大学生成为备受关注的群体,诸多研究对其数字化阅读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素养提升进行了探讨。

三、数字化时代教育变革研究的当下局限

通过对有关“数字化时代与教育变革”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我们基本上呈现了关于此主题的理论图景,为我们的相关思考提供了理论准备,明晰了思路,但其显而易见的局限性,也为我们打开了进一步的可能问题空间。

(一)教育变革与社会转型语境关联度不高

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具有显著的社会制约性,但其对于社会的策动、牵引功能也是显而易见的。毋庸置疑,数字化社会的教育形态已然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教育形态有着天壤之别,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数字化社会教育的时空边界已非常模糊。教育作为工业社会人中的一种基本存在方式——一个不接受教育的人似乎不足以成为人、不具有做人的资格——正面临着转向“超工业社会”的深刻变革。今日的教育已深深嵌入数字化社会的时空机制之中,如果我们不能汇入数字化洪流之中,我们就面临被抛出世界的危险。新冠疫情期间,对那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健康码的人而言,其所欠缺的正是数字化教育的介入。因此,只有深入探究、认识、理解人的数字化社会的机制本身,继而在此基础上回答数字化社会的教育问题,这样的思考或许才是适宜的。也即是说,置身数字化社会,无论是关于教育的理论建构还是制度设计,都应该深刻体现、回应数字化社会推动下的社会转型事实。进言之,我们需要在社会转型的语境中思考教育改革,以回应一系列现实的教育热点与冰点。但是,目前我们的研究做得还远远不够。

(二)欠缺对数字化儿童的现象学思考

任何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都应该是儿童,即儿童何以成人应该是教育学最为核心的问题,而对于此问题的回答,必须具有充分的关于儿童本身的经验与知识,儿童的天性、个性与社会性构成了关于儿童教育思考的内在逻辑进阶。但是,儿童并非只是一个自足的纯粹概念,仅仅满足于理论的推演与建构。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儿童是社会的产物。说儿童是社会的产物并非否定其生物学意义,而是将儿童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思考,只有这样,儿童“是其所是”与“非其所是”的现象学意义才能真正地显现出来。因此,数字化社会的儿童所“显象”出的特征是我们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出发点。不可否认,在当下的数字化、智能化社会中,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儿童在方方面面表现出相对于成人的生存性优势。今日儿童的天性、个性与社会性已打上深深的数字性烙印。因此,只有深入思考数字化儿童的本质、特征,并在尽可能的程度上保持数字化与儿童自身之间的思维张力,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时代的儿童,拒绝数字化社会的教育异化。很显然,现有的研究成果仍然十分薄弱。

文章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jxjyyj.cn/qikandaodu/2021/0309/1009.html



上一篇:教育研究与评估初探
下一篇:国外麻醉护士执业标准执业范围和继续教育发展

继续教育研究投稿 | 继续教育研究编辑部| 继续教育研究版面费 |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发表 | 继续教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继续教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