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教育形式传统、内容碎片、评价老套……教师继(2)

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查漏补缺”作用不容忽视 为师范生补缺。当前我国师范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全国现有高等师范

“查漏补缺”作用不容忽视

为师范生补缺。当前我国师范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全国现有高等师范院校199所,开办师范教育的非师范院校406所,承担教师培养任务的综合性院校数超过了师范院校数。但这种“开放型”教师教育体制的质量还不够高,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不多,优质的资源并未进来。

第二,“新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尚未有效建立。“老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向“新三级”教师教育体系过渡,本意是希望通过重心上移以提高教师整体学历水平,但因为师范生提前录取政策不同以往,生源质量大为降低,适合中小学教育的教师能力不升反降。而“新三级”教师教育体系至今尚不完备,减少教师培养的低端供给、扩大中高端供给,进而全面提升教师的培养层次这一目标尚未达成。

第三,师范院校“去师化”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在教师教育体系开放的同时,师范院校内部的开放化也在提升,这种内部开放化的过程伴随的是自我“去师化”。如一些师范院校师范生招生比例不断下降,甚至有低至10%以下的;又如一些院校师范生培养质量不高,教师教育课程只有“老三门”,在总课时中不足10%;还如一些师范院校转型为综合性院校后,没有把力量用在师范专业上,放弃了自身最初的优势,迷失了方向。因此,有必要通过教师继续教育弥补师范教育的某些缺失。

为非师范生“补课”。近年来,我国改革教师资格制度,突出的改变是非师范专业的学生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便可以去应聘教师了。但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在设计上存在先天性的缺陷:

第一,“只考不学”,没有对考生提出学习教师教育课程的要求;

第二,“只考不习”,没有对考生提出教育实习的要求。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这样的教师入职后连说课备课、基本的教学规范、作业布置和批改、与家长沟通的基本技巧都不会,更不知教育理念、课程标准是何物,他们“入职适应期”普遍较长。因此,有必要通过继续教育为这部分教师“补补课”。

弥补招聘程序和方式缺陷带来的不足。现在教师招聘基本上是人事部门主导,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不管人,可能导致新教师能力与学校需求不匹配;笔试在前、面试在后的程序,让部分会考试不会表达的人占优势,而那些会讲课却不擅长考试的人可能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有部分应聘者“什么容易考就考什么”。本来学校报计划招的是体育教师,可进来后一看是学数学、中文的;招的是音乐教师,招进来一看却是学历史的、会计的,根本教不了体育课、音乐课。因此,有必要通过教师继续教育为这些入职者“打补丁”。

从以上三方面看,教师继续教育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如果教师继续教育再跟不上,会引发哪些后果。

而且,从一些省份的情况看,现在支撑基础教育的主体还是当年那一代“老中师”,他们学历虽然不高,但教育事业心强,素质全面,经验丰富,再过五年十年,这批“老中师”退休后,如果后续力量跟不上,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说不定会有大幅的下滑,这并非危言耸听。由此而论,教师继续教育是不可忽视的。

科学促进继续教育升级换代

增强主体自觉——自主、自动、自发。主体自觉,是指行动主体发自内心地对教师继续教育保持较高程度的认同和理解,继而愿意积极主动、不断深入地从事实践行动的精神现象。教师继续教育需要强调教师的主体意识、自我觉醒,让教师自觉担当主体责任,克服“被培训”的现状,由被动式走向主动式。

强化常态意识——课程、课堂、课题。传统的教师继续教育基本上是假期开设几门课、举办几场讲座,容易出现上文提及的“听时感动,听完激动,时间长了一动不动”的状况。

教师继续教育应遵循“无处不课程,生活皆课堂,问题即课题”的常态化原则,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做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即教育”,由点状式教育走向弥散式教育,让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影响和熏陶,从而取得“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之效果。

提升职业境界——师能、师德、师魂。要从理想、信念的高度来审视教师继续教育。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师继续教育中,提高专业能力是必要的,但并非有能力就一定能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还要让教师受到深刻的灵魂洗礼,经由精神成长,弘扬传统师道、涵养高尚师德、熔铸忠诚师魂,最终立教育情怀之魂、立教育信仰之魂。

文章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jxjyyj.cn/zonghexinwen/2021/0515/1126.html



上一篇: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获批“中国康复医学会继续
下一篇:2021年我市继续教育培训启动

继续教育研究投稿 | 继续教育研究编辑部| 继续教育研究版面费 |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发表 | 继续教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继续教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