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工艺美术行业继续教育之策(3)

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企业还要尽力为员工参加培训提供便利,在学习时间、可能需要的资金援助以及交流内容、空间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对于一些未来可能出现的、会引起

企业还要尽力为员工参加培训提供便利,在学习时间、可能需要的资金援助以及交流内容、空间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对于一些未来可能出现的、会引起企业经营者忧虑的问题,诸如员工队伍的稳定、核心技术的保密等,企业可以考虑签订培训协议等措施予以防范。

(四)教育机构必须探索创新高效的培训模式

作为行业培训的具体实施者,教育机构必须要牢牢植根于工艺传统,还要立足行业发展前沿,敏锐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同时还要与行业协会紧密配合,增进沟通,从行业协会这个平台,更多地了解行业存在的问题及需求。

教学是培训机构的核心职能,教育机构要多方探索有效的培训模式,优化培训方案,精做培训课程,大力改善教学实训条件;建立优质开放的教师资源库,掌握各类工艺产业的考察资源,为教学活动创造条件。同时,还要不断分析、总结培训经验和得失,推广成熟经验,提高培训效果。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行业人员培训为例,他们通过近四年举办的五期培训,就探索、总结并积累了很多可贵的培训经验。他们每一期的培训方案都是精心编制并经专家委员会反复论证的,他们的师资库集中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实训条件和考察资源也都极其优越。在培训内容上,他们尝试了“装饰图案”专题培训班,集中力量解决各工艺门类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培训工艺门类上,他们探索了面向西部的苗族银饰艺人的培训班,对这一地区银饰产业的骨干艺人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培训;在促进培训与实践相结合上,他们与平遥推光漆产区和宁夏贺兰砚产区的政府联合,分别举办了漆艺和砚雕两期培训班,将全国各地的学员引入产区进行考察,将培训过程与解决产区问题、参加产区活动相结合。这些多样化的探索,在该学院的培训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他们积累的这些成功经验足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

此外,为确保工艺美术行业能有持续不断的继续教育项目发挥作用,教育机构要在没有政府或行业提供培训项目的情况下,能主动走近企业和工艺人,进行多方沟通,为他们提供所需的继续教育的支持。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随着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各方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被提到空前突出的地位。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分支,工艺美术已是不可缺失的重要领域。从2006年全国工艺美术行业普查报告以及近六年来的行业发展状况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工艺美术产业各项指标正加速提升,所占经济比重在逐年增长,全国十一大类1800多个传统工艺美术品种里共集中了400万从业人员(若计入农村加工人员,则近2000万人),成为文化创意产业队伍里一支重要的力量。

这支数量如此庞大的队伍,承担了实现创意经济增长,实现全国工艺美术行业转型升级的历史责任,其专业和文化素质无疑决定了上述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与有效性。

一、从业人员素质现状解析

近三年来,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等行业主管机构,为改善工艺美术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和文化素质,委托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中国工艺美术研究院,持续实施了五期培训,从参训人员的状况以及行业普查的结果分析,工艺美术从业人员的现状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通过培训与研修加以解决:

(一)审美素养提升

与旧时的艺人相比,当今工艺美术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有了大幅提高,也逐渐具备了自觉的审美意识,这对工艺美术的创作与生产非常有利。然而,艺人中相当一部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艺术教育,艺术素养审美能力与技巧有限。比如,一些从事工艺雕刻的艺人,他们对创作的题材以及如何表现题材等问题理解不够深入,在作品的构图、布局以及虚实表现等方面把握不当,偏重于表现技巧,突出繁杂的用工,造成过度雕琢,结果冲淡了原本想要表现的主题。再比如,在漆画的创作上,一些艺人对漆画美的本质把握不够,不懂得如何恰当表现漆画的材料美,而是利用漆画的材料去追求油画的表现效果,结果难以找到有效的创作出路,影响了个人的艺术发展。这些缺憾都是由于审美素养不足造成的。

(二)技艺跨界融合

传统的师徒制和家族传承的习艺方式,使得很多从业者缺乏系统的技法教育和训练。他们常年埋头于本工艺“派别”的创作与生产,主动或被动地隔绝了和其它工艺“派别”的技艺交流,而且随着传统技艺传授的递减规则,他们所掌握的技艺逐渐萎缩、单一。(三)视野开阔拓展

文章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jxjyyj.cn/qikandaodu/2021/0617/1172.html



上一篇:浅析当前艺术设计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下一篇:年值得关注的人物

继续教育研究投稿 | 继续教育研究编辑部| 继续教育研究版面费 |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发表 | 继续教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继续教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