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工艺美术行业继续教育之策(5)

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更为重要的是,政府还要根据当地工艺美术行业培训的需求情况投入足够的资金,开展更多的类似于文化部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国家级培训项目”,让更

更为重要的是,政府还要根据当地工艺美术行业培训的需求情况投入足够的资金,开展更多的类似于文化部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国家级培训项目”,让更多的工艺美术人才能有机会接受其所需要的培训。同时,这些资金投入还须具备长期的规划,以保证培训的可持续性。政府还须对培训效果实行监管和考核,以利于促进培训各环节取得实效。

(二)行业协会要做好培训规划和人员组织工作,并提出相关保障措施

各级行业协会应当对所辖区域的工艺发展状况、各工艺门类现状以及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要求有着清晰的了解,周密策划,科学合理地制定人才培训计划。

深刻领会国家或本级政府关于文化创意产业乃至工艺美术发展的相关政策,适时向政府主管部门献计献策,及时提出行业人才培训申请,并按培训规划合理使用培训资金等各类资源。

增强服务意识,与企业和从业者保持良好的联系与沟通,大力宣传继续教育对于国家、企业和个人发展的意义,在培训项目确定后,按规定选拔并组织人员参加培训。做好培训过程监管、培训效果评估以及长效的跟踪调查工作,以利于后续培训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为了能从政策上引导工艺人员积极参加培训,鼓励企业重视员工继续教育,行业协会要协同政府制定相关保障措施,在职称评定、荣誉评比和奖惩办法上设定相关条款,多管齐下,增强从业人员接受培训的主动性,以配合各项培训计划的有效实施。

(三)企业要调整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并给以必要的支持

企业是工艺美术产业的基本单元,也是工艺人的存身之所。企业经营者的胸怀和眼光对于员工素质的提升和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企业经营者要加强学习,拓宽眼界,提高认识,充分理解员工继续教育与工艺创新、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灵活积极配合相关行业协会和教育机构,有计划选送员工参加适合员工本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工艺培训;摒弃技术封闭观念,鼓励员工在更广大的平台上进行技艺交流;灵活处理好员工学习与企业生产之间的矛盾。

企业还要尽力为员工参加培训提供便利,在学习时间、可能需要的资金援助以及交流内容、空间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对于一些未来可能出现的、会引起企业经营者忧虑的问题,诸如员工队伍的稳定、核心技术的保密等,企业可以考虑签订培训协议等措施予以防范。

(四)教育机构必须探索创新高效的培训模式

作为行业培训的具体实施者,教育机构必须要牢牢植根于工艺传统,还要立足行业发展前沿,敏锐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同时还要与行业协会紧密配合,增进沟通,从行业协会这个平台,更多地了解行业存在的问题及需求。

教学是培训机构的核心职能,教育机构要多方探索有效的培训模式,优化培训方案,精做培训课程,大力改善教学实训条件;建立优质开放的教师资源库,掌握各类工艺产业的考察资源,为教学活动创造条件。同时,还要不断分析、总结培训经验和得失,推广成熟经验,提高培训效果。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行业人员培训为例,他们通过近四年举办的五期培训,就探索、总结并积累了很多可贵的培训经验。他们每一期的培训方案都是精心编制并经专家委员会反复论证的,他们的师资库集中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实训条件和考察资源也都极其优越。在培训内容上,他们尝试了“装饰图案”专题培训班,集中力量解决各工艺门类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培训工艺门类上,他们探索了面向西部的苗族银饰艺人的培训班,对这一地区银饰产业的骨干艺人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培训;在促进培训与实践相结合上,他们与平遥推光漆产区和宁夏贺兰砚产区的政府联合,分别举办了漆艺和砚雕两期培训班,将全国各地的学员引入产区进行考察,将培训过程与解决产区问题、参加产区活动相结合。这些多样化的探索,在该学院的培训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他们积累的这些成功经验足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

文章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jxjyyj.cn/qikandaodu/2021/0617/1172.html



上一篇:浅析当前艺术设计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下一篇:年值得关注的人物

继续教育研究投稿 | 继续教育研究编辑部| 继续教育研究版面费 |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发表 | 继续教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继续教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