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关于2021年税务师继续教育相关问题,今天统一回(2)

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1-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如何补学以前年度学时? 方法一: 中税协网校首页“课程大厅”—“我的课程”—“学时补学”选择相应课程进行学习; 方法二: 中税协网校首页“

3、如何补学以前年度学时?

方法一:中税协网校首页“课程大厅”—“我的课程”—“学时补学”选择相应课程进行学习;

方法二:中税协网校首页“直播课堂”—“个人中心”—“我要补学”选择相应课程进行学习。

目前系统中只能补学2020年的学时。

补学学时的查询需要在课程大厅里面“我的课程”左下角“我的成绩”中输入2021年补学的时间段(由于补学时间2021年,所以要输入补学当年的时间),系统会显示这段时间所学课程的明细,补学的课程后面都有备注“补学2020年学时”。目前补学的学时在信息服务平台中的“综合学时”是无法查询到的。

4、为什么在直播平台上听的课不计入继续教育时间?

① 查询方式: 2021年及以后年度的继续教育,均可以从中税协信息服务平台里面的“综合学时”进行查询。

② 操作方式:在中税协网校登录直播平台的时候,需要先绑定身份证,之后学时才能在中税协信息服务平台上进行同步和更新。

③ 更新时间: 中税协信息服务平台上的更新时间为1天,即在中税协网校里面进行学习后,第二天可以在中税协信息服务平台里面的“综合学时”进行查询。

5、继续教育学时的抵减?

学员如果有中级会计、高级会计、注册会计师或者其他财务相关的证书,均可以抵减税务师的继续教育。具体操作如下:

在中税协信息服务平台上“综合学时”中进行“自主申报”。抵减时间

下列情形视为税务师接受继续教育,按相应标准确认学时。

(一)担任中税协或地方税协举办或委托举办的培训班或研修班授课人、专业论坛或专题讲座演讲人。按照实际授课、演讲时间的4倍确认学时;

(二)参加中税协或地方税协组织的行业执业质量检查、专家论证。每天确认4个学时,每年最多可确认40个学时;

(三)参加税务师行业执业标准制定。项目组成员每个项目确认20个学时;

(四)承担中税协或地方税协认可的课题研究,并取得研究成果。每个项目确认20个学时;

(五)公开出版或发表涉税服务专业著作。每个项目确认40个学时;

(六)公开发表的涉税服务专业论文。每篇确认20个学时;

(七)参加财税相关专业的在职学历(学位)教育。当年可确认40个学时;

(八)经中税协或地方税协认可的其他方式。

6、学时证明如何打印?

在中税协网校里面完成当年继续教育,即当年的继续教育成绩为合格,可以在中税协信息服务平台里面的“综合学时”进行打印。若未完成继续教育,则无法打印学时。

7、视频无法播放?

建议学员用360浏览器播放课程,请调整播放模式即兼容模式和极速模式

8、非会员是否要进行继续教育?

直播课堂里面的课程是免费的,听了虽然有学习记录,但是不会同步到信息服务平台里面去。如果不是会员,就没有对应的会员信息绑定。

9、关于直播课堂里面的房间密码?

中税协课程:

图片来源:中税协网校

地方税协课程:

由于地方税协组织的直播课程仅对本地会员开放,因此其他地区的学员将无法选择学习此类课程。

图片来源:中税协网校

参加并通过税务师考试

可抵扣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

山西、湖南、上海、甘肃、黑龙江等地则采取其他激励方式,参加税务师考试的朋友们可以通过考试来抵扣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细则指出:

参加税务师考试,每通过一科的,折算为90学分,学分所属年度以考试管理机构确定的考试时间为准。

文章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jxjyyj.cn/zonghexinwen/2022/0111/1412.html



上一篇:2021年第五届中原肌骨论坛暨省中医药继续教育项
下一篇: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

继续教育研究投稿 | 继续教育研究编辑部| 继续教育研究版面费 |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发表 | 继续教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继续教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