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公共图书馆推动馆员继续教育的实践探索以甘肃(4)

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开展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知识专题讲座,起到了让馆员了解各部门业务工作和知识体系的目的,让不同业务领域的馆员知道每个业务部门承担的职

开展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知识专题讲座,起到了让馆员了解各部门业务工作和知识体系的目的,让不同业务领域的馆员知道每个业务部门承担的职能作用,具体开展的业务工作及产生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培养馆员整体事业观。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更新了业务知识体系,提升了岗位业务技能。对授课人是一次鞭策激励,展示了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是一次巩固提升的过程,专题讲座提供了一扇了解图书馆专业知识技能、思想理论全貌的窗口,启迪了智慧,激发了灵感。对图书馆整体而言,有利于促进馆内学术研究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提升馆员的业务素养与工作技能,推动学习型、创新型、研究型图书馆建设。

4 结语

公共图书馆应该意识到公共文化服务都是非常专业的,馆员肩负着知识导航员的重任,而力求达到专业的优质服务,提高服务效能,就必须拥有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职业情怀的馆员。列宁夫人、苏联图书馆事业倡导者克鲁普斯卡娅说:“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很多事情要靠他来做”[8]。培养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知识更新迅速、创新能力强的专业队伍则是保障之保障、基础之基础,是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甘肃省图书馆将职业导师制和开展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知识专题讲座上升到制度层面,让馆员持续“充电”,有利于拓展馆员知识空间、挖掘创造潜质、增强服务本领,促进职业成长进步,夯实馆员继续教育,为不断适应新时期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推动学习型、研究型图书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刘国钧.刘国钧图书馆学论文选集[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p270.

[2]盛小平.图书馆职业发展与制度建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p270.

[3]吴仲夏,邹志仁.现代图书馆与继续教育[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1).

[4]王子舟.图书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p316.

[5]陈超.公共图书馆的战略营销管理[J].图书馆论坛,2002(5):114.

[6]段洁滨.美国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0(3).

[7]吴磊明,李明.新时期图书馆员继续教育之思考[J].图书与情报,2003(3).

[8]刘国钧.刘国钧图书馆学论文选集[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p106

陈永平(1990-),男,东乡族,甘肃康乐人,大学本科,历史学,甘肃省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阅读推广、图书馆史等。

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刘国钧先生1932年就指出“图书馆在教育上所负之使命,既甚重大,故图书馆员之素养,关系至为重要。盖图书馆徒有书无人为之处理,则图书馆即不成其为图书馆也”[1]。馆员作为图书馆的主人翁,无可争议地扮演了知识资源与知识受众连接的纽带,成为公共图书馆实现社会教育价值的发动机。实践证明,馆员的知识面越广,他对图书馆事业的适应力就越强;知识越专深,他的创造性思维就越强。从某种意义上讲,图书馆员素质的强弱、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社会价值的实现。2006年,在第二届中美数字时代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研讨会上,共同签署《数字时代中国图书情报与档案学类教育发展方向及行动纲要》,该纲要指出,今后“图书情报档案类人才的培养不能局限在学位人才的培养,同时要考虑职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为从业者提供随时更新能力和知识结构的机会和相应的课程,以及大力发展专业学位和职业教育。”[2]公共图书馆作为信息的集散地,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层出不穷,不断颠覆着图书馆的发展和服务模式,馆员更新观念、获取新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增强工作适应能力显得尤为迫切。因此,建立系统的馆员业务培训体系是国内外图书馆界早有的共识。2012年实施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是我国第一个规范公共文化的国家级服务标准,也是我国图书馆规范体系中的首个服务类标准,其中对教育培训也做出规范:“公共图书馆应坚持实施针对全体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计划。每年用于人员教育培训经费预算,应占职工年工资总额的1.5%-2.5%。年人均受教育培训时间应不少于72学时。”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甘肃省图书馆以顶层制度设计推动馆员继续教育,相继实施职业导师制、推行业务知识专题讲座,在推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1 继续教育的内涵科技的进步加快了知识更新速度,继续教育、终生教育概念被提了出来。1965年,法国学者让·保罗朗格系统地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他认为教育应该是一个人从生到死整个生涯中继续着的过程;他还提出把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统一起来进行规划,在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中逐步建立起一个“学习的社会”[3]。现代意义的继续教育是学校教育体系之外,面向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脱离正规学校教育后,参加工作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技能补充、知识积累和提高的一种追加教育。它以人们过去所获取的知识为基础,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为目的。伴随着现代社会知识生产和更新越来越快,继续教育在各行各业已被提上重要议程,成为人才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手段,在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里,也被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潜在的,保障性因素之一。2 馆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2.1 馆员非专业化加剧在目前的社会大背景下,图书馆行业的社会地位较低,就业前景也不太受社会尊重。图书馆职业以女性为主更佐证了社会的这种认知,女性集中的所谓“适合女性”的职业,如幼师、图书馆员、博物馆员、售货员、护士、文秘等,它们大多“具有非技术性、非管理性、辅助性、收入偏低的特征”。在图书馆就业市场中,“让市场决定一切”的观念使得图书馆员的非图书馆专业倾向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以甘肃省图书馆2016年工作人员招聘为例,此次招考设置了10个专业和一个不限专业,总共招聘17人。其中情报学专业(1名)占招聘人数的5.88%,但无人报考,最后未能招聘到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背景馆员。这不仅仅是甘肃省图书馆一家单位招聘不到专业背景馆员,其实,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系统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整个图书馆系统都面临同样的困境,就是图书馆招聘不到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背景人才。著名图书馆学家王子舟先生在《图书馆学是什么》一书中提到,图书馆学专业的核心知识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变得越来越模糊,甚至已经产生不了深奥的专业知识;非图书馆学专业出身的人员正在占据或顶替大量原有的图书馆员岗位[4]。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非图书馆学背景的馆员进入公共图书馆工作,致使馆员的图书馆学素养普遍不高不强,对公共图书馆认识模糊。很多人认为图书馆的工作就是采、分、编、分类和简单借还,工作单调,缺乏创新,技术含量低,根本谈不上专业理论和技能,职业前景“暗淡”。这种非专业认知让很多馆员产生了职业倦怠,工作心态和工作积极性变得消极,缺乏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紧迫感和主动性。这不仅有损图书馆职业的形象,也加剧了外界对图书馆 馆员缺乏职业意识现行体制机制下,公共图书馆属于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用老百姓的话来讲,是名副其实是“铁饭碗”,属于“旱涝保收”的“稳定工作”。一旦通过事业单位招考进入公共图书馆工作,就是有编制的正式工作人员,馆员没有严重失职和违纪违法行为,一般不会面临失业危机。这一方面保证了馆员队伍的稳定性,有利于馆员专业素养的积累和工作能力的提升,但另一方面,编制成为馆员规避失业风险,回避社会激烈竞争的挡箭牌。在职能岗位上,通常情况下,馆员工作干多干少、工作质量高与低基本一个样,能力强、业务素质过硬的反而承受更多工作任务,却没有相应的奖励。久而久之,在缺乏竞争和考核激励机制下,图书馆的工作环境容易滋生馆员消极懈怠情绪,使得一部分馆员在体制的温室里得过且过,习惯在工作岗位上原地踏步,按部就班地重复老做法,缺乏持续学习的意愿和动力,只完成既定的岗位职责,不求科研学术和职业技能的精进,者极大地限制了馆员的职业成长。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图书馆被认为是一个非常保守、远离创新的机构。图书馆员给人的印象是刻板、循规蹈矩、单调且不?适应图书馆转型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图书馆一直感受着服务创新的巨大压力。资讯时代,信息载体、获取方式和渠道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和便捷化,电子杂志、博客文章、网上小说、手机电子书等,以超乎想象吸引力和速度占据着公众的信息获取的主阵地。社会对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学习中心的需求不再刚性迫切。此外,各类信息服务机构迅速发展壮大,它们在文化资源开发、数据库建设、读者服务等方面富有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在信息市场竞争中对图书馆构成严峻的挑战。图书馆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从街头报亭到大小书店,从咖啡吧到网吧,乃至虚拟的网上图书馆,都直接或间接地冲击着传统图书馆的生存。所以“留住读者”就等于企业“抓住客户”,对于研究型公共图书馆更为关键[5]。图书馆转型被提上了重要议程,如何顺利实现转型发展涉及面很广,但最关键的是要有一支富于创新、拥有专业素养的馆员队伍。随着图书馆服务模式以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为主的借阅服务,向提供解决读者问题为主的知识服务的转变,现代社会对公共图书馆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的迫切需要,都对图书馆员综合素养提出更高要求。馆员只有不断补充新知识、接受新学科,保持专业知识不断更新,缩短已经被拉开的距离乃至作相对超前的知识准备,才能适应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步伐。正如终身教育提出者朗格诺所言“正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研究,通过实习培训,才能有更大的潜能去有效地应付,自如地迎接他一生中遇到的各种挑战。”[6]3 甘肃省图书馆推动馆员继续教育的实践人始终是各项事业中最活跃的因素,馆员无疑是图书馆的灵魂。曾有专家认为,在图书馆的服务所发挥的作用中,硬件设备占5%,信息资料占20%,而图书馆员则占75%[7]。新时期,面对图书馆事业发展新浪潮,甘肃省图书馆特别重视馆内教育培训,相继实施职业导师制和业务知识专题讲座,对馆员继续教育进行了实践探索 实施职业导师制3.1.1 师徒关系确定职业导师由精通图书馆学知识、工作经验丰富的馆领导、图书资料专业副研究馆员以上职称人员或副处级以上管理人员组成,集中了馆内专业技术和行政管理岗位的骨干力量。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充分尊重导师和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导师向培养对象阐明自身业务工作、专业研究领域及取得的学术成果,并熟悉培养对象的专业、兴趣爱好、岗位工作性质、职业发展规划等情况,然后按照专业相近、彼此熟悉,便于开展工作等原则,确定最佳的培养组合。导师和培养确定师带徒关系后,签订《甘肃省图书馆职业导师和培养对象人才培养协议书》,在培养协议书中明确培养目标、双方职责与义务、考核管理等具体内容,培养协议书一式三份,职业导师、培养对象及馆党委办公室各保留一份。协议签订后,对导师和培养对象拥有同等效力,导师传道授业解惑,对培养对象进行培养指导和教育管理,培养对象要尊重职业导师,自觉接受职业导师指导管理,完成职业导师交办的科研任务或其他工作,彼此成为互学互助的利益共同体 培养方向职业导师制培养分研究型专业和应用型专业两类。研究型专业主要突出理论性、学术性,主要在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学等基础学科实施。导师通过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教学,让培养对象对图书馆的性质、任务和社会作用树立正确认识,对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意义、内容和要求有整体性宏观了解。应用型专业侧重实用性,以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为导向,主要范围为文献标引与编目、古籍版本鉴定、古籍整理修复、数字资源建设、文献检索、图书馆管理集成系统应用、应用程序开发、图书馆网站建设与维护、阅读推广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图书馆业务辅导、读者服务工作、公文论文写作等方面。让培养对象熟练掌握工作技能方法,具有处理本职工作中业务问题的能力素质,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运行机制再好的制度设计,如果离开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往往流于形式,或者事倍功半,导致结果与预期相差甚远。为了确保职业导师制持续、高效、有条不紊推进,甘肃省图书馆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党委办公室及时对职业导师制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职业导师定期向馆职业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培养工作进展情况,并接受咨询、指导、监督和管理,将职业导师制落实纳入考核管理,并与年度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挂钩,以利益分配形成压力传导,在导师、培养对象、馆职业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三者间,让监督考核不缺位、跟踪培养不间断、学习成效反?考核机制考核激励机制是职业导师制富有成效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激励先进,激发馆员内生学习动力。一个培养周期结束后,馆职业导师领导小组进行量化考核评估,对职业导师和培训对象表现突出或取得显著业绩成果的,予以表彰奖励。表彰奖励以精神鼓励为主,作为职业导师和培养对象评先评优的条件之一使用,优秀职业导师作为评选省部级优秀专家、省级创新拔尖人才或图书情报专业先进个人的一项重要条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考核不合格的,职业导师和培养对象绩效奖励工资重新计发,以此形成压力传导。职业导师制推行后,一定程度上对馆员形成了职业压力传导,一大批馆员确立了培养组合关系,导师安排学习任务,指导和管理培养对象的学术研究和业务工作,初步形成了良好 开展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知识专题讲座在现行体制机制下,图书馆按照业务工作职能,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部门,各部分工相对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以甘肃省图书馆为例,典阅部负责对外读者借阅服务;现代技术应用部负责全馆设施设备安装与调试,日常技术维护;历史文献部负责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保存及对外知识服务…。这样的划分固然有其合理性,分工明确,最大限度发挥比较优势,同时也方面行政管理。然而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它处在社会的更大系统之中,构成动态社会中相辅相成的一部分,不论分工怎么细、组织怎么复杂,图书馆业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部门的集合并不是图书馆整体,各部分提供的服务总和也不完全是图书馆整体服务的全部。无论是馆领导层,还是普通馆员,只有建立图书馆事业发展整体观、全局观,了解不同部门的工作属性,掌握不同业务所产生的知识体系,形成对图书馆全面、科学、系统的准确认知,才能深刻把握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更好地指导实践。为了克服部门之间,工作岗位之间的条块分割弊端,提供一个跨部门、跨业务岗位的交流分享平台,甘肃省图书馆开展了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知识专题讲座。专题讲座充分尊重授课人的主观能动性,讲座内容不设主题,只要立足甘肃省图书馆业务工作实际,对全馆业务发展具有指导作用都可以讲授。在做专题讲座前,主讲人要理论联系实际,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或者岗位业务工作,构思确定具有理论性、思想性、学术性和教育性的讲课主题,然后上报馆业务处。每次开讲前,业务处负责人会将专题讲座报告人及时间、地点、题目等通知至各部门,各部门工作人员按照通知聆听专题讲座。专题讲座以ppt形式进行,最好图文并茂,力求数据详实可靠,案例经典有代表性,在听专题讲座过程中,馆员根据报告人的授课的学术性、创新性、逻辑性、语言表达、仪容仪态等进行逐项打分,并填写讲课不足之处及改进意见建议。讲座结束后,主持人(一般都是馆领导)对专题报告进行点评,指出授课亮点与不足改进之处。开展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知识专题讲座,起到了让馆员了解各部门业务工作和知识体系的目的,让不同业务领域的馆员知道每个业务部门承担的职能作用,具体开展的业务工作及产生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培养馆员整体事业观。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更新了业务知识体系,提升了岗位业务技能。对授课人是一次鞭策激励,展示了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是一次巩固提升的过程,专题讲座提供了一扇了解图书馆专业知识技能、思想理论全貌的窗口,启迪了智慧,激发了灵感。对图书馆整体而言,有利于促进馆内学术研究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提升馆员的业务素养与工作技能,推动学习型、创新型、研究型图书馆建设。4 结语公共图书馆应该意识到公共文化服务都是非常专业的,馆员肩负着知识导航员的重任,而力求达到专业的优质服务,提高服务效能,就必须拥有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职业情怀的馆员。列宁夫人、苏联图书馆事业倡导者克鲁普斯卡娅说:“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很多事情要靠他来做”[8]。培养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知识更新迅速、创新能力强的专业队伍则是保障之保障、基础之基础,是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甘肃省图书馆将职业导师制和开展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知识专题讲座上升到制度层面,让馆员持续“充电”,有利于拓展馆员知识空间、挖掘创造潜质、增强服务本领,促进职业成长进步,夯实馆员继续教育,为不断适应新时期图书馆高质量发展,推动学习型、研究型图书馆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刘国钧.刘国钧图书馆学论文选集[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p270.[2]盛小平.图书馆职业发展与制度建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p270.[3]吴仲夏,邹志仁.现代图书馆与继续教育[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1).[4]王子舟.图书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p316.[5]陈超.公共图书馆的战略营销管理[J].图书馆论坛,2002(5):114.[6]段洁滨.美国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0(3).[7]吴磊明,李明.新时期图书馆员继续教育之思考[J].图书与情报,2003(3).[8]刘国钧.刘国钧图书馆学论文选集[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p106

文章来源:《继续教育研究》 网址: http://www.jxjyyj.cn/qikandaodu/2021/0525/1153.html



上一篇:规划十四五转型发展高校继续教育中国矿业大学
下一篇:没有了

继续教育研究投稿 | 继续教育研究编辑部| 继续教育研究版面费 | 继续教育研究论文发表 | 继续教育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继续教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